Sunday, November 4, 2012

嗜醋 X 泛毒: 怨Fool

資料參考

大紀元 - 小心五種女人可能成為怨婦

百度百科名片 - 怨婦

 

怨婦

指喪夫或丈夫別離很久的婦人(新華詞典解釋)。

後被延伸至被男人冷落、

對他人或環境心存不滿,

給別人擺臉色的女人。

 

中國曆史上,

有很多詩詞描寫了怨婦的形象

《春閨怨》杜荀鶴

怨婦朝喜花豔春,暮悲花委塵。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

周在

江南二月試羅衣,春盡燕山雪尚飛。

應是子規啼不到,故鄉雖好不思歸。

《閨怨》

董以甯

蘇空系合歡床,夫婿長征妾斷腸。

留得當時臨別淚,經年不忍浣衣裳。

《閨怨詞三首》

白居易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雙棲。

不慣經春別,唯知到曉啼。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

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寒閨怨》

白居易

寒月沈沈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孤燭歎》

(一作閨怨)

徐彥伯

切切夜閨冷,微微孤燭然。

玉盤紅淚滴,金燼彩光圓。

暖手縫輕素,嚬蛾續斷弦。

相思咽不語,回向錦屏眠。

《閨怨》

徐彥伯

征客戍金微,愁閨獨掩扉。

塵埃生半榻,花絮落殘機。

褪暖蠶初臥,巢昏燕欲歸。

春風日向盡,銜涕作征衣。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減字木蘭花·

春怨》

朱淑真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

伫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

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五種成為怨婦的陷阱:

一、過於浪漫的女人

女人天生浪漫,

 

可是凡事都要學會適可而止,

婚姻與愛情畢竟是有差距的,

談戀愛時24小時黏在一起也不夠,

 

可是結婚了,要面對的更多是生活中的瑣事,

浪漫不是沒有,而是轉了性質,

那個曾經天天說上十幾回「我愛你」的男人,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於是女人們便開始有了怨言了,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柴米油鹽,

浪漫不過是偶爾的點綴品,

對生活要求過高的人容易失望,

那麼成為怨婦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多愁善感的女人

這種女人像是時時離不開男人的關懷,

男人一對她有半點的疏忽,

便會覺得對方不再愛自己了,

 

她不會直接的對你說她想要甚麼,

而是總要你來猜她的心思。

比如她輕皺娥眉時,

男人就要溫柔的問她是不是不舒服,

 

這種女人總是把自己幻想成為林妹妹,

喜歡自怨自歎,

 

希望男人能夠花多一點心思在自己身上,

一旦男人出現了厭煩的神情,

她就會用折磨自己的方式來讓你不好過。

 

遇到這樣的女人,

男人不僅身累,還會心累。

三、亂吃飛醋的女人

女人適當的吃點醋是對男人的在乎,

在愛情裏面,人都是自私的,

希望對方對自己專一不變,

 

可是有些女人就喜歡亂吃飛醋,

自己的男人和女同事多說幾句不行、

和前女友有聯絡也不行、

甚至幾天不交公糧,就會懷疑他外面有別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天天活在猜疑當中。

夫妻之間的信任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

需要時時的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愛,

總會有厭倦的一天,

 

而且沒有人願意有被人管制的感覺,

過分的牽絆是一把雙刃劍。

四、不夠自信的女人

自信的女人最美麗,

自信的女人心態也比較好,

她們容易把事態往樂觀的方向想,

 

因此常抱怨的女人一定不夠自信,

總是懷疑生活虧待了自己,

懷疑自己的男人變了心,

 

雖然說女人天生比較敏感多疑,

但是過分的多疑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如果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

那麼別人如何來相信妳呢?

五、過於挑剔的女人


每個人都有缺點,

而男人與女人天生就有些不同,

他們不像女人一樣細心,

也不如女人一樣善於打理家務,

 

兩個人雖然結婚了,

但還是擁有獨立的思想空間,

 

如果有個人老在耳邊念叨你昨天沒有洗腳、

今天沒有準時回家、你明天要記得交電費、

 

甚至會干涉到男人的交友自由,

這樣的挑剔相信每個男人都會厭煩的。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男女之間的相處需要一份寬容的心態,

互相遷就,才會相處得融洽,

 

總是抱怨,容易使自己陷入不開心之中

女人要學會讓自己的心胸開闊,

才不會成為讓人害怕的怨婦。

 

 

  • 浪漫
  • 多愁善感
  • 醋壇子
  • 沒自信
  • 過分挑剔

 

Bingo 全中

全部都犯上了

最可笑的。。

 

根本沒有男人

拿來的婦人身份

所以 連當“怨婦”的資格也沒有

 

“怨fool”

舉手 舉手,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