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8, 2010

我該不該退學?

我該不該退學?

——對一個退學大學生的回信

日前,一個已經上到大學三年級的同學給“教育熱線”來信,

表示想退學,據說其實不止這一封,

而是還有很多人想退學。

*

表面上,大家困惑的是要不要退學,

但實際上,我們要回答另外一個問題:

爲什麽要退學?退學的目的是什麽?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可能還會退學,還會困惑。

*

我簡單看了看來信,理由無非如下:

專業與學校不是我想學的,于是放棄,

無所事事,于是想重新來過。

*

我覺得最根子的原因,

實際是我們很多人長期以來都是在被動地生活,

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定位,一旦沒有人替你安排,

沒有了目標,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繼而想退學,重新來過。

*

小時候,父母要讓你上好的小學,

在好的小學裡要你努力學習,

目的是上好的中學,

到了中學,要求你繼續努力學習,

目的是上好的大學。

在考大學的時候,

無論學校、專業也多是由父母來替你選擇、安排。

*

以前的日子,無趣,

但在父母的安排下,你還有目標,

一旦進入大學,你獨立了,但同時,

你的生活也失去了目標,

你不知道下一個目標與目的是什麽。

*

或者出現一種因爲期望過于理想,

當面對現實的時候,覺得差距太大,

導致失去興趣,想重新來過。

*

尤其是在進入大學時,因爲客觀條件的限制,

比如你的能力、分數等等,

導致你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選擇,

而無法達到理想目的與狀態。

這時候往往會成爲你茫然或者失望的借口,

從而想重新來過,退學就成爲一種很正常的想法了。

*

因此,從我的角度來看,是否退學,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爲什麽退學?目的是什麽?

退學了是否就可以達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麽,

給自己做主,做真正的主。

*

因爲以前的一切你都是被動的,

一切都不是你選擇的,

因此你就很難有堅持的理由與心理支撐,

往往會成爲你逃避的借口。

*

但很重要的是,在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麽的前提,

是要明白幾個道理:

*

第一、不能理想化。

在人的一生中,其實很難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往往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有限的選擇,

絕大多數是難以達到理想目標的,

你不得不去做很多不想做的事情,

與很多不喜歡的人打交道;

*

這時候,優秀的人是選擇面對,

事實上,多數人也只能面對,沒有更多選擇。

優劣之分,就在于你是積極面對,

咬牙堅持、克服了,適應了,

還是被動應對,最後放棄、回避?

*

比如說,

我們有多少人能有條件自由選擇所上的學校與專業。

全中國有這樣的條件的,可能沒有幾個人。

表面上省級的狀元才有這樣的資格,

但在高考分數公布前,

是沒有幾個人能知道自己會成爲狀元的,

*

也就是所,在報考志願的時候,

很多最後成爲狀元的人往往也

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選擇。

*

從這個角度講,理想是有限的,不是絕對的,

我們的選擇 99% 的時候都是有限的,

而且選擇的機會的大小,也都來自自己的努力,

而不僅僅是選擇。

*

第二、做比選擇更重要,只要你努力,

在哪裡都可以作出成就。

過去爲了讓年輕人從事一些基層的工作,往往說,

只要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但這個道理是永恒的:

只要你努力,你總會成功,就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

*

環境及其他條件固然能給你成功提供很大幫助,

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努力。

*

我舉個例子。

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教授。

他的大學是在海南島上的一個小縣城上的

海南熱帶作物學院。

就是這麽一個小縣城,並沒有影響他最後的作爲與成長,

並沒有影響他最後留學美國,並獲得突出成績,

繼而走進北大,成爲北京大學最年輕的副校長。

*

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其實我們也可以反證。

並不是北大、清華的人,

最好的專業的人最後都有成就,都有出息。

*

第三、學校的優劣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多數差距實際不大。

先說學校之間的區別。

我對全國高校應該有比較深的了解,

就全世界角度來看,

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應該說是很差的,

清華、北大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差得很遠。

*

就國內這些高校比較,多數差距並不大。

我把國內高校大概分成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只有 15-20 所左右,

這其中以清華、南京大學爲代表。

第二個層次就是所謂的幾十個部屬

211 學校及個別地方學校,總數應該不超過40個。

*

第三層次的就很多了,不好說範圍,我用剔除法。

新興的高職、專科院校如果說是第四層次的話,

那麽剩下的學校都可以歸到這個範疇,至少有800所。

*

也就是說,多數學校本質沒有太大差距。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能選擇的,也基本上就在第三個層次。

*

從我這個分類法來說,絕大多數學校並沒有本質的差異,

甚至是很大的差異。

*

因爲我們的知識經驗有限,容易被一些學校宣傳所誤導,

尤其所謂錄取時的所謂重點本科,

其實這其中很多學校與所謂“二本”沒有任何區別。

*

第四、不要對專業理性化,

專業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與發展方向。

其實,專業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未來,方向。

比如現任哪個國家領導人是學政治或者管理出身的?

沒有,不僅中國沒有,全世界都沒有。

*

再比如看看你父母,他(她)難道就是因爲學什麽

就必然做什麽了嗎?

過去的中國,計劃經濟強調專業對口,

強調根據所學專業來進行分配,

即便如此,多數人後來的發展也都偏離了所學專業。

*

現在更是如此,多數人所學往往非所用。

因此千萬不要過分以此爲借口來給自己退學的理由。

*

另外,很多專業並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樣,

或者像他的名字那樣吸引人。這其中有文字誤解,

更有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根本問題,

往往是徒有虛名,尤其是很多時髦專業。

*

越是時髦,反倒是師資力量越差,

很多老師都是濫萸充數。

經管等應用專業尤其突出,

大量的老師其實並沒有實踐經驗,只能是照本宣科而已。

*

當我們能清楚地認識到學校、專業

這些實際的情況與人的成功的基本道理,

我們就更能理性地選擇自己是否需要退學。

*

最後明白地說我的建議:

雖然很多學校很糟糕,很多專業很糟糕,

但實際上多數學校與專業都一樣,並沒有本質差異。

*

我原則上並不建議大家退學,

在開始的時候你可以不上,

但上了,不應該以各種不理想爲理由退學,

在我看來,這更多是一種回避與退縮。

*

即便將來重新來過,你會發現,

其實並沒有你想象的那般好,

可是你一旦堅持下來了,努力了,

你就會發現,你成功了!

*